01
對基礎學科不感興趣的考生
強基計劃突出著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A學科的學習雖然并不完全等于“坐冷板凳”,但也要做好“坐冷板凳”的準備!請考生們捫心自問,你是基礎學科的“真愛粉”嗎?你有一顆甘于“坐冷板凳”且熱愛的心嗎?你做好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準備了嗎?
強基計劃對于基礎學科感興趣的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人才來說是一項重大利好政策。但對于對基礎學科不感興趣的考生來說,如果為了進入名校而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就讀,不論在學習上還是在未來工作中都會是非常痛苦的。而且強基計劃原則上不支持入校后換專業,因此,進入名校后再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并不可取。
綜上,高考君提醒各位考生,首先要在全面了解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培養模式等方面的基礎上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報考強基計劃。
02
高考成績不達標不匹配的考生
在強基計劃招生過程中,高考成績和綜合成績都是入圍的重要標準。參考2021年36所強基高校的招生簡章,均采取85:15的構成比例,高考成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外,開展強基計劃招生的高校全部為“雙一流高!,這就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績要與這些高校的層次相匹配。高考君截取了部分高校的入圍規則,從高校對分數線的要求上不難看出入圍難易。
入圍僅是第一關,初審過后還會面對筆試、面試等強強對決,如果考生本身層次與36所雙一流A類高校差距較大,那么在此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著實有些許不明智。
03
對?家恢虢獾100%學霸考生
我們不能否認的是,在高考高分段群體中,存在著這樣一群“考霸”:他們對于高考有著獨特的心得,無論是考試內容、題目風格還是應試技巧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伤麄円餐瑯訐碛泻艽蟮牧觿荩阂驗檫@類學生把所有精力和時間都用來學習和研究高考內容和題目,所以對于超綱內容和非高考題型的解答能力非常有限。
在強基計劃綜合成績中,考生高考成績占比85%、?汲煽冋急15%,雖然?荚诳偝煽冎兄徽急15%,但真正決定“生死”的,恰恰是這15%。
校測試題較為靈活,超過了高考難度,清北等部分高校筆試難度甚至達到了數學聯賽二試的難度,只有高中知識沒有競賽基礎是遠遠不夠的。
面對2021年北大強基計劃筆試試題,就有考生普遍反饋數學較難,試題達到聯賽二試難度,有競賽基礎的考生也表示有大約1/4左右的試題不會,沒有競賽背景的同學?季透映粤α。
所以說,這類同學其實和前面提到的高考成績不匹配的同學情況很類似:高考成績和?汲煽兺瑯邮蔷C合成績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只注重其中一方面的考生,很難取得最終的勝利。
04
以強基計劃為跳板,以期進入名校的考生
強基計劃絕不是簡單躺贏、撿漏,想要以強基計劃為跳板進入名校的考生需要慎之又慎。名校光環固然閃耀、誘人,但是,一方面考生不能忽略專業的選擇;另一方面,強基計劃可以幫助考生實現降分錄取,但不是斷崖式降分。
以山東省2021年高校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和本科批投檔線對比可以看出,2021年各強基高校在山東省的校測入圍線均低于高考同類專業最低投檔線,二者分差大多在10-30分之間。
包括清北在內的36所985高校,是大部分學生理想或者夢想的大學搖籃。學校的水平和關注度決定了學校的分數,據一組網上數據,每1500個高中生出一個北大或清華(山東河南大約2500左右);每50個高中生出一個“985”大學(985大學有39所,強基僅有36所)。
所以說,學校的水平決定了學校的關注度,決定了學校的分數,要不要報更應該是綜合考慮的結果,而不是名校光環單向度決定的。
05
缺乏科學的精神、思維及研究性學習能力的考生
強基計劃的初心是為國家戰略計劃培養人才,提倡本碩博連讀,聚焦于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瓣P鍵領域”“人才緊缺”是重點。
因此,相較于其他專業的學習,基礎學科的學習更需要學生具有科學的精神、思維以及研究性學習的能力。今年,海南考生吳京泰以900分滿分的成績,通過強基計劃被清華大學未央書院錄取,他立志投身國家芯片事業,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給自己立下的目標是在清華大學讀到博士。他說,“我們每個人都不可以脫離時代而存在,當下國家迫切需要芯片方向的人才,我報考強基計劃就是希望未來能夠為國家作出一點貢獻!
報考強基計劃正需要吳京泰這樣為科研為祖國奉獻、研究的決心與實踐,而在36所強基高校的招生簡章中也都有類似表述。因此,科學精神、思維及探究性學習能力也是判斷要不要報考強基計劃的重要因素。
藝考用戶說說
友善是交流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