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此后,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的航天事業自1956年起步,改革開放以來更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和成就: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風云氣象衛星、東方紅通信衛星、神舟飛船和天宮實驗室、北斗導航系統等,每一項航天成就的背后都凝聚著幾代中國航天人自力更生、頑強拼搏的精神,這一切,都見證著中國航天事業每一步的騰飛和跨越,見證著中國人航天夢一步步變為現實。
在歷屆全國美展中,不乏航天題材的作品。本期聚焦全國美展作品中的“航天夢”,看藝術家如何緊扣時代脈搏,記錄航天事業的輝煌瞬間,頌揚中國航天精神。
焦興濤 《逐夢》雕塑 59cm×67cm×196cm獲第十二屆全國美展銅獎
四川美院雕塑系系主任焦興濤創作的這件《逐夢》足足花了他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原材料是柏木,采用的傳統的木雕技藝。作品以逼真的細節刻畫了載人航天員等待起飛前寧靜的一刻,木雕結合現代烤漆工藝,使宇航員的頭盔面罩呈現出玻璃的色澤和反光,“這樣的處理是想營造一種宇宙的神秘感”。
李紅東、王玉 《神圣使命》布面油畫2007年
150cm×180cm 入選全國建軍八十周年美術作品展
2007年油畫作品《神圣使命》入選全國建軍八十周年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作品描繪了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國成功發射神舟六號,將兩名宇航員送上太空,實現了“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飛行的重大跨越,作品表現了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出征前向祖國人民揮手致意的瞬間,表現了畫家對祖國日益強大、航天事業突飛猛進的激動心情。
李紅東《飛天壯歌》布面油畫2009年
196cm×440cm入選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全軍美術作品展
2009年9月,“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全軍美術作品展覽”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展出。李紅東的油畫作品《飛天壯歌》引起了觀眾的特別關注。作品運用扎實的油畫寫實語言,通過對航天英雄的深入刻畫,藝術地再現了神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將中國人千百年來的飛天夢想巧妙地展現在世人眼前。
江林 《歷史的天空》180cm×180cm 綜合材料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
中國于1970年4月24日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2003年10月15日5時30分,我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象征著中國太空事業向前邁進一大步。祖國的航天事業令人感到自豪,新中國成立70周年,畫家用綜合材料形式表現祖國航天事業的成功,以宣紙塑造的不同肌理,展現航天員出太空艙遨游,在浩瀚宇宙中俯視紅色的地球,表達對偉大祖國日益強大,航天事業突飛猛進的激動心情。
《逐夢太空》孫春龍 張園園220cm×180cm2019年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進京作品
山東青年畫家孫春龍、張園園伉儷合作的國畫《逐夢太空》作品,將發射場景與太空遨游場景用蒙太奇的手法組合在同一平面上,以一種疊加、相切的手法呈現出宇航員在各種場景的姿態和心情。
趙關鍵 《中國夢之遨游宇宙》180cm×150cm 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
《飛天攬月》 毛珠明 240cm×200cm中國畫 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
《筑夢太空》 范琛 233cm×199cm 中國畫 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
《中國鯤行動》張蕊 240cm×200cm 中國畫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
《騰飛·2019》 陳琳 240cm×200cm 中國畫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
《大國之翼》 馮玉紅 傅海波 239cm×199cm 中國畫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
《藍天衛士》 廉亞威 240cm×200cm 中國畫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
《夢拓洪荒》 隋榮鈺 235cm×175cm 中國畫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
藝考用戶說說
友善是交流的起點